钨钼百科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个人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及苏黎世工业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个性和思想
少年时期的爱因斯坦少年时期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为人和蔼友善,同时谦虚却又特立独行,从而受到广泛的尊敬。他有时会讲讲笑话,并爱好航行和拉小提琴。他还是个心不在焉的教授,经常丢三落四,专心于思考物理问题而忽视周围的世界。他还是位素食主义者。他曾说:“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理想是有所裨益的。”

宗教观点


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但他并不信奉犹太教,他认为宗教是幼稚迷信的化身,他只是赞叹宇宙和自然的美丽。1954年3月24日,在给一位工人的回信中,他说道:“你所读到的关于我信教的说法当然是一个谎言,一个被系统地重复着的谎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来不否认而是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无限的敬仰。”

他还说(见《生活哲学》(Living Philosophy)13期,1931年):“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存在的知识,以及我们对那些我们的意识可以接受的最深奥的推理和最美丽事物的感觉构成了我们对宗教的虔诚。在这个意义上,但仅仅在此意义上,我深信宗教。”

在回答美国纽约犹太人会堂(International Synagogue)的Rabbi Herbert Goldstein时,他说道:“我相信斯宾诺莎的神,一个通过存在事物的和谐有序体现自己的神,而不是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和行为的神。”当受到Martin Buber关于宗教信仰攻击之后,他声明:“我们物理学家所努力的仅仅是跟随他画他的线。”作为爱因斯坦宗教信仰的总结,他曾说道:“有一个无限的高级智慧通过我们脆弱无力的思维可以感受的细节来显示他自己,对此谦卑的赞美构成了我的宗教信仰。”在信件中,爱因斯坦写道:

“ 我认为犹太教就跟所有其他宗教一样,是幼稚迷信的化身……我认为,上帝这个词,不过就是一种措辞,人类弱点的产物。圣经中充斥许多光荣但仍相当简陋而且非常幼稚的传说。”[4] ”

这封信在2008年于伦敦拍卖。[5]

爱因斯坦相信一种宇宙宗教感觉(cosmic religious feeling),但反对一个人格化的神。他曾说:

“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对于未来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征: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更是基于对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整体的体验而引发的宗教意识。佛教正符合了这个描述。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6] ”
爱因斯坦1934年成为理性主义者出版协会(Rationalist Press Association)名誉会员。

政治观点

爱因斯坦说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晚年成为民主社会主义者。他曾经说:“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爱因斯坦对于诸如社会主义、麦卡锡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看法存在争议(参见爱因斯坦和社会主义,他还是德国自由民主党的建立者之一)。

美国联邦调查局保存的关于爱因斯坦的档案中记录他曾被拒绝以难民条款(Alien Exclusion Act)移民美国,其中一条理由是爱因斯坦信奉、主张并宣扬无政府主义,从而使政府名存实亡。他还被指责为“1937年-1954年34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不过这些档案是其他部门提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而不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正式文件。

爱因斯坦反对残暴的政府,同时也因为自己是犹太人,他反对纳粹政府并在纳粹政府掌权后不久就离开了德国。在其他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开始支持研制原子弹,以防止希特勒抢先研制成功,为此他还在1939年8月2日上书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这封信很可能是别人执笔),建议开始研制核武器。罗斯福接受了建议,成立了一个小组负责研究铀作为武器的可行性,几年之后这个小组被曼哈顿计划取代。战后,因为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所以爱因斯坦开始为消除核武器建立和平政府游说,因为原子弹并不适合于军事训练所使用的武器,他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

爱因斯坦支持犹太复国主义,他支持将犹太人定居点选择在犹太教的古地,并热衷于在耶路撒冷建立希伯来大学。1930年爱因斯坦在希伯来大学发表名为《关于犹太复国主义:爱因斯坦教授的讲座》的文章。爱因斯坦也将自己的论文都传给了希伯来大学。但是他反对民族主义,同时也怀疑建立一个犹太国家是不是最好的选择。他可能幻想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和平的居住在同一个地方。1952年,晚年的爱因斯坦曾被邀请作新成立的以色列的第二任总统,但他拒绝了,理由是自己缺少必要的人事能力。

爱因斯坦还联同史怀哲和伯特兰·罗素为禁止核试验和核武器斗争。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Russell-Einstein Manifesto),这一声明促使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召开。他在给罗素的信中写道:

“ 亲爱的伯特兰·罗素:
感谢你4月5日的来信,我很高兴在你这个出色的声明上签字,我还同意你的签名者候选名单。
致敬,阿·爱因斯坦

上帝不玩弄骰子

二十世纪上半期爱因斯坦曾经是量子力学的催生者之一,但是他不满意量子力学的后续发展,也就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诠释,这一套诠释表明自然法则中存在着一种根本的随机性,海森堡发展出著名的“测不准原理”[1](p×q不等于q×p)。爱因斯坦与其他科学家提出一个“EPR悖论”来反驳哥本哈根的解释,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上帝不玩弄骰子”,他还有另一个名言“月亮是否只在你看着他的时候才存在?”爱因斯坦恪守“因果律”,是最后一位经典物理学家。

生平简介
平凡的早期
幼年爱因斯坦幼年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Hermann Einstein,1847—1902)是一个商人,酷爱诗歌;母亲保莉尼•科赫(Pauline Koch,1852—1920)是一位文化修养很高的知识女性,热爱文学尤其是音乐,特别喜爱贝多芬。爱因斯坦出生后的第二年,由于父亲和叔叔合办的工厂倒闭,在亲戚的帮助下,全家迁居慕尼黑
爱因斯坦从小给人的印象像是个智力迟钝的孩子,精神懒散,话很少。由于怕他是低能儿,父母还曾带小阿尔伯特看过医生。但小阿尔伯特对音乐的兴趣却超乎寻常。当母亲弹钢琴时,他总是专心地在一旁静听,有时甚至很晚了还从卧室里偷偷地溜出来,躲在楼梯的暗处倾听母亲演奏钢琴,表现出不同一般的兴趣和耐心。他的一位邻居甚至断言,爱因斯坦长大了不是一个钟表匠就是一个音乐家。六岁开始,爱因斯坦学拉小提琴,七岁的生日礼物是母亲送给他的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了阿尔伯特的终生伴侣,拉琴成了他最喜欢的生活方式之一。
约四、五岁时,他对父亲送给他的袖珍罗盘着了迷,他对指针总是指向北方感到十分惊奇,这使他对自然的力量惊讶不已。他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藏在事情的后面!”这个“迷”激起了小阿尔伯特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事物本性的浓厚兴趣。在50多年后的一封回信中,他提起了这件事,并说“它对我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的一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儿童时期的阿尔伯特总是喜欢一个人独自玩耍,他很少跟小伙伴们一起嬉戏打闹,对当时像洪水一样泛滥的普鲁士军国主义产生出了一种本能的反感。
5岁那年,小阿尔伯特进小学学习。在小学里,他成绩平平,但他的善良、虔诚,深得教义老师的喜欢,这个时期的爱因斯坦充满了对宗教的神圣情感,几乎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10岁进入路提波德中学。这个学校反科学教育与他天性格格不入:像兵营一样的学校,像军人一样的老师,像士兵一样的学生,整天的背、背、背,让小阿尔伯特感到窒息。也因此他的成绩很不理想,还经常留校受罚。他的父亲曾写信对朋友说:“爱因斯坦的功课成绩并不完全符合我的希望和期待。很久以来,我已经看惯了他的成绩单上总是有不太好的和很好的成绩”。这段时间在叔叔雅各布的引导下对自己感兴趣的功课进行自学,如欧几里德几何、代数高等数学等等。几何学的那种简洁、明晰、可靠使他对人的思维能力以及人能了解自然惊叹不已。12岁时,在俄国籍大学生塔尔梅的引导下阅读布赫纳《力和物质》《自然科学通俗读本》。由于主张无神论,这些书在学校是禁止的。阿尔伯特面对书中展示的井然有序的自然界时,发现万能的上帝不见了。正是这些书的影响使阿尔伯特的宗教思想完全地被科学思想取代了。
1894年,父亲的工厂又倒闭了,全家再迁至意大利米兰,阿尔伯特一个人留在慕尼黑继续完成中学学业,但没多久,他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回到米兰父母身边的爱因斯坦告诉父亲,他打算放弃德国国籍。辍学的这段时间,他第一次思考了光的相对运动问题,这是他有关狭义相对论的第一个朴素的理想实验。他还对以太是什么进行了思考,完成了他生平第一篇科学论文:《关于磁场以太研究的现状》,时年16岁。
没有高中毕业证就无法进入德国的大学,而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接收18岁以上的同等学历学生,只有16岁的阿尔伯特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特别好,也许能破格录取,于是只身前往苏黎世

为创新奠基

1895年秋,在父亲的帮助下,阿尔伯特获准参加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入学考试,但未被录取。由于数学物理成绩优秀,引起了校方的注意。该校校长赫尔岑安慰他并建议他去阿劳镇的州立中学插班,韦伯教授也表示愿破例让他旁听物理课。在阿劳州立中学学习的这段时光中是使爱因斯坦感到快乐的一年,这所学校的信念“概念思考是建立在‘直观’之上的。”完全符合他的需求,而学校老师的授课方式使他对教学工作产生了兴趣。
1896年,由于从1月28日起脱离了德国国籍,爱因斯坦以无国籍身份考取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他选择了主课是物理数学教育学。他的物理教授是韦伯,数学教授是胡尔维茨闵可夫斯基,在当时都是杰出的学者。同学有格罗斯曼米洛娃•玛利奇和贝索等。
整个大学时代是爱因斯坦集中精力苦读的时期。他充分利用时间,把精力用于自学。在大学的第一个学年就给自己开了一张书目,并预先定出了每个月、每个学期课外阅读的进度表。除读书,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做实验上。这些一切为他日后进行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从这时起他的兴趣已经转向理论物理某些根本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以太问题。
他很少认真听教授们上课,考试就靠突击同学们的笔记。而他不懂客套、生性耿直、反对见风使舵、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说话开诚布公和太强的个性为许多教授所不容和排斥。物理教授韦伯就很不喜欢爱因斯坦。他曾对爱因斯坦说:“爱因斯坦先生,你很聪明,但有个缺点,你不让人教你!”米列娃就曾与韦伯教授发生冲突,她指责他对爱因斯坦不公平。1899年6月,爱因斯坦在佩尔内教授的实验室上实验课时,由于不按教授的要求做,引起一场爆炸,手部受伤。当佩尔内遇到手缠绷带的爱因斯坦时,说“你为什么非要学物理呢?为什么不去学医、法律或语言学呢?”而从不说假话的爱因斯坦说:“我觉得自己对物理学有一种特别的爱好和才能。”
1900年秋,爱因斯坦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当他试图留校当助教时,教授们婉拒了他的要求。而爱因斯坦的大学是在他的几个舅舅每月100法郎的接济下完成的,毕业后又长期失业,使他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也是这一年初,他在德国莱比锡的权威科学刊物《物理学纪事》上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毛细管现象的推论》。当他看到自己的论文刊印在权威的物理学杂志上时,激动不已。他天真地想这篇论文或许可以帮助自己谋得职位,他把论文先后寄给了奥斯特瓦尔德墨林•昂内斯教授,但都无果而终。
1902年7月,在大学同学格罗斯曼(M. Grossman)的父亲协助下,被伯尔尼联邦专利局录用为三级技术鉴定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年薪3500法郎。这一工作迫使他从多方面去思考物理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同时在本职工作之外,他还有充裕的业余时间用于学术研究。1903年1月与时任物理教师的米列娃在伯尔尼结婚。
在专利局工作不久,他的朋友哈比希特、索罗文、工大同学贝索和爱因斯坦等人就在伯尔尼聚在一起开始读书、共同讨论和研究哲学、科学问题。他们在工余或是在某人家、或是散步、或是在一家便宜的名叫“奥林匹克”的小咖啡厅进行集会,他们亲切地称这一活动为“奥林匹克科学院”。这期间,他们在一起阅读大量的哲学名著、自然科学经典以及世界文学代表作。这段不平凡的生活,使爱因斯坦不仅进一步从自然科学方面,而且从认识论上为今后专门研究工作作好了准备,为后来在自然科学上作出划时代的突破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之所以能做出其他科学家做不到的事情,正因为他早就懂得科学研究不能不受到哲学世界观的指导,从而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同时,深入地研究了哲学。

奇迹年

1905年,哈比希特和索罗文先后离开了伯尔尼,读书活动结束。也就是在这一年,萦绕在他心头多年的以太问题似乎有了出路,他完成了六篇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布朗运动的一些检视》。其中四篇发表在《物理年鉴》上。而正是这些论文为物理学革命吹响了冲锋号。因此这一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年后的2005年也因此被定为“世界物理年”。

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德国《物理学年鉴》(1905年)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德国《物理学年鉴》(1905年)

3月17日完成《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Über einen die Erzeugung und Verwandlung des Lichtes betreffenden heuristischen Gesichtspunkt,发表在《物理年鉴》上),认为光即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是波动和粒子的统一,光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它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出来。应用光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光量子理论把1900年普朗克创立的量子论大大推进一步,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波粒二象性,为玻尔的原子理论和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光的波粒二象性也为唯物辨证法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论据。因为这篇论文爱因斯坦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交学位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取得了博士学位,这篇论文他是题献给好友格罗斯曼的。

写有质能方程的手稿写有质能方程的手稿

5月11日完成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 (发表在《物理年鉴》上,Die von der molekularkinetischen Theorie der Wärme geforderte Bewegung von in ruhenden Flüssigkeiten suspendierten Teilchen)。这是一篇关于布朗运动研究的论文,指出微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粒碰撞一种剩余涨落,证实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性。
另外在5月还完成了论文《布朗运动的一些检视》,进一步充实了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
1905年6完成《论动体的电动力学》(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örper,发表在《物理年鉴》上)。这是一篇物理学中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提出了狭义相对性理论,解开了“以太”之谜,彻底抛弃了绝对时空观
1905年9月完成《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Ist die Trägheit eines Körpers von seinem Energieinhalt abhängig? 发表在《物理年鉴》上),这是一篇关于狭义相对论应用的补充性论文。文中指出“物体的质量可以度量其能量”,随后导出了E = mc2的公式,为核能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六篇论文,分别在三个领域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物质结构原子论、量子理论和狭义相对论。正如爱因斯坦自己说的:“为什么总是在相对论上费口舌,我还做了其它的许多事情”。而且,爱因斯坦的贡献远远不止在物理学上。 

成名

正如科学史上任何重大进步一样,爱因斯坦的这些革命性的成果一开始并没有能为很多人所认识到。爱因斯坦的巨大贡献又一次莫明其妙地遭到冷落。论文发表后几年内几乎没有反响。直到1908年,才有人注意到其研究结果,而且,反对者居多。少数懂得这些论文价值的人给了爱因斯坦非常高的评价,也正是他们的宣传使爱因斯坦逐渐进入了科学界的视野。

柏林故居柏林故居

克里夫科大学的威特利夫斯基教授读过后大声喊道:“一位当代的哥白尼诞生了!”正是这一声惊呼使当时是学生的麦克思•玻恩成为了研究相对论的先驱之一。普朗克在看过论文后,意识到物理学的革命时代已经到来。他马上写信给爱因斯坦,了解他的情况,并为他积极奔走谋求教授职位。让他感到惊奇的是这么一个天才人物竟然只是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爱因斯坦的大学数学教授闵科夫斯基看过论文后亲切地说:“原来是那家伙!”他认为相对论是时空观的根本变革,并给予了相对论更完美的数学形式:闵科夫斯基世界(1907年:《动体的电磁现象的基本方程》)。尤其是在1908年夏天在科隆举行的“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协会”年会上,闵科夫斯基做了介绍相对论的报告,引起了巨大反响。
普朗克的众多学生以及一些进步的理论物理学家也越来越多的在宣传爱因斯坦的科学成果。甚至有不少人专程到伯尔尼看望爱因斯坦。布列斯劳理论物理学派的领袖拉登堡也因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专程到伯尔尼拜访。在持续几个小时的学术讨论之后,他立刻给了爱因斯坦一张第二年德国自然科学家大会的请柬,并向伯尔尼联邦政府表示无法理解爱因斯坦不能在瑞士的教授团体之中。

1919年11月10日《纽约时报》刊登相对论证实的消息1919年11月10日《纽约时报》刊登相对论证实的消息

由于拉登堡的这一行动以及爱因斯坦在科学界名气日增,1908年10月23日,爱因斯坦被确定为伯尔尼大学的编外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正式开始了他的教授生涯:1911年任布拉格德国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应邀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至1933年。1920年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随着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改善,学术研究方面也继续大步前进。
真正使爱因斯坦登上世界荣誉巅峰的是1919年两个英国考察队证实了引力使光线弯曲的预言。纽约时报称:“是爱因斯坦理论的大胜利。” J•J•汤姆孙称: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引力使光线弯曲是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结果。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非惯性系下的推广,它包括广义协变原理等效性原理时空弯曲理论引力理论,并给出了光谱线引力红移、引力场使光线偏转和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为每一百年43秒等结论。实际上,在1911年他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引力对光传播的影响》的论文。1915年提交的四篇论文标志着完整的广义相对论理论的建立。
1916年他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该预言在1978年也得到了证实。1916年8月完成的《论辐射的量子性》一文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成为激光的理论基础。
1917年,发表的《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所做的考察》被认为是现代宇宙学的开创性论文。论文以科学论据推论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无边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使宇宙学摆脱了纯粹猜想的思辨,进入现代科学领域。
1921年,由于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科学院的公告中并未提及相对论,原因是认为相对论还有争议。
1922年1月,爱因斯坦完成关于统一场论的第一篇论文。之后的三十多年里,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研究就是从事寻找统一场论的工作,但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

反战斗士

随着对社会和战争的认识,爱因斯坦从本能地对军国主义的厌恶到绝对反战再到相对的反战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正是广义相对论研究的关键时期。
爱因斯坦到柏林半年后战争爆发。柏林街头到处是被军国主义宣传鼓动起来的人们,他们就像一座火山一样在柏林爆发了。在狂热的民族沙文主义的鼓动下,连素来不问政治的清高的教授们也卷入了战争。学术界93个显要人物起草了《告文明世界书》,表示支持国家的战争政策。普朗克也签了字。许多科学家都自觉地为战争卖力:能斯特教授当上了国防部顾问;哈柏教授实现了人工合成氨,解决了火药生产的大问题,接着又开始了糜烂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的研究。
而爱因斯坦永远是“世界公民”,在原来的朋友中反战的实在太少!他像瘟神一样避开普鲁士科学院和威廉皇家学会数不清的研究炮弹、潜艇飞机的委员会,把自己锁在工作室里,夜以继日地紧张地进行着研究。在给朋友的信中,充满了他对民族堕落的厌恶和对战争的愤怒:“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和丑恶的现象!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意参加这种可耻的勾当!”
面对侵略战争对人民的蹂躏,爱因斯坦觉得沉默是有罪的,在这样的时刻应该站出来大声疾呼,唤醒受了蒙蔽的人民。“善良的欧洲人民。团结起来!”他与另3位不大有名的人针对93人宣言发表了《告欧洲人民书》,并拒绝在93人宣言上签名。这时,他发现罗曼•罗兰也发出类似的疾呼,他终于找到了以罗曼•罗兰为代表的志同道合者,以及聚在罗兰周围的反战学者和作家。爱因斯坦参加了反战组织“新祖国同盟”,他觉得自己已经是反抗沙文主义暴行的国际友好团体的一名战士。1915年秋,爱因斯坦到瑞士斐维拜访了罗曼•罗兰,了解到了所有交战国都有反战争团体。 但在当时,他们的声音与莱茵河西岸民族自大狂的喧嚣声比起来太微弱了。
在社会大多数人都被卷入战争狂潮的时候,爱因斯坦表现出来了惊人冷静、深刻的理性和大无畏的反“潮流”精神,以自己的行为再次证明,大思想家从来都是人类的大脑与灵魂,是社会的良心。他们的言行是指引人类绕过暗礁、驶向幸福彼岸的航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但沙文主义并没有死亡。他们挑起的排犹活动日甚一日,法西斯主义迅速发展,新的战争危险正在加巨。
战后英国科学家的天文观察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结果后,爱因斯坦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普通的崇敬,而他也利用自己在科学界和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为反对种族迫害、反对战争奔走呼号。这一切引起了反动势力的恐慌,他们形成了一股暗流向爱因斯坦袭来:鼓动一些狂热分子举行反对相对论的演讲会、冲击爱因斯坦的课堂,还出版了一本《反爱因斯坦百人文集》,甚至把他的名字列入了暗杀名单,还有人在报纸上公然狂吠要谋害爱因斯坦。这些引起了德国科学界许多正直的、有良心的学者们的愤怒和抨击。
爱因斯坦也意识到自己处境非常危险,他已成了民族主义分子的眼中钉。但他还是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国际知识分子合作委员会”,并在其中活动、任职了八年。当卢瑟福根据由狭义相对论提出的质能关系实现了击破氮原子核时(1919年6 月9日),他忧心忡忡,因为他感到“人类还没有成熟到可以享受原子能的程度。”他还访问了德国的“世袭对手”法国,这无任在邀请者还是访问者都需要莫大的勇气。他还访问了美国远东
1933年1月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德国政府查封了爱因斯坦在柏林的住宅,焚毁了他的著作。3月他回欧洲后避居比利时,9月9日发现有准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担任新建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普林斯顿大学不是同一机构),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国国籍。

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离开欧洲后一直住在普林斯顿,这是他生活中的最后20年,也是他一生中很艰难的一段岁月。应该说这种艰难不是来自于物质层面,实际上,他在普林斯顿的工作条件和待遇非常好,他的年薪是在他自己一再要求降低的情况下开出的:16000美元,而他却说“一年3000美元大概够了”。而研究院为了保证爱因斯坦能够集中精力搞研究,对他的住所实行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当时连总统邀请爱因斯坦做客也要征得所长同意。
他的艰难来自思想和感情层面。
首先,是他的亲人和朋友的去世带给他的悲痛和忧伤。到普林斯顿的第二年5月,他的女儿在欧洲去逝了,这对埃丽莎的打击太大了,她一下子老了许多。1936年,埃丽莎去了,这使爱因斯坦陷入了孤独和忧伤,他只有像发疯了似的拼命工作。早在三十年代初,长子汉斯就去世了,次子爱德华也被精神病困扰,他的身边只有小女儿玛尔戈和秘书杜卡斯了。朗之万的去世和眼睁睁地看着妹妹的去世更是让他感到无尽的悲伤。
其次是统一场论问题的困扰。爱因斯坦的后半生一直从事寻找统一场论的工作。对于爱因斯坦来说,统一场论的意义太重大了。在他心目中的统一场论将系统地表述普遍具有的规律,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全面概括,将弥补存在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无限大和无限小之间的裂缝。宇宙的复杂总体从此将以一种同一的运动得到解决。它由最少数的概念和基本的关系所组成,从它那里可用逻辑的方法推导出各个分科的一切概念和一切关系。对统一场论的研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希望与失望不断交织的韧的战斗。建立统一场论在科学本身和思想上的巨大意义以及其任务之艰巨以至久久难以突破,给爱因斯坦带来了不少痛苦,而物理学界追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少,他尖锐地感觉到自己的事业缺乏理解和同情。虽然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阶段性的结果,比如提出了有限无界宇宙模型,但直到自己生命终点在统一场论研究方面未能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但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
现在,寻找比统一场论包含内容更广泛、能够统一解释各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是理论物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第三个方面是对战争的态度,他一如继往地反对战争。并且积极地参加了许多的活动。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日本广岛长崎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遗产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普林斯顿医院一名叫Thomas Stoltz Harvey的病理医生在验尸过程中显然未经爱因斯坦家人的允许,私自取下爱因斯坦的大脑保存,这位病理医生他希望未来神经科学界能够研究爱因斯坦的大脑,能发现是什么使得爱因斯坦这么聪明。
1999年《时代》杂志将其评选为20世纪风云人物。为纪念他,第99号元素被命名为“锿”。
另外,“爱因斯坦”一词还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注册商标。

成长履历
德国乌尔姆市班霍夫街135号德国乌尔姆市班霍夫街135号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班霍夫街135号。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Hermann Einstein,1847—1902),母亲保莉尼•科赫(Pauline Koch,1852—1920),都是犹太人

1881年,全家迁至慕尼黑(一直至1894)。

1884年,对袖珍罗盘着迷。进天主教小学读书。

1885年,开始学小提琴

1886年,在慕尼黑公立学校(Council School)读书;在家里学习犹太教的教规。

1889年,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在学校继续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对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感到窒息。

1890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Max Talmey)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1年,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Euclidean geometry),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892年,开始读康德(ImmanuelKant)的著作。

年轻时期的爱因斯坦年轻时期的爱因斯坦

1894年,全家迁往意大利米兰。放弃德国国籍。

1895年,自学完微积分(calculous)。投考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未录取。
10月,转学至瑞士阿劳(Aarau)的阿尔高(Aargau)州立中学。开始思索时间、空间问题,并写出论文《关于磁场的以太状态的研究》。

1896年,8月,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
10月,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同学有格罗斯曼(M•Grossmann)、阿德勒(F•Adler)、米列娃•玛利奇(Mileva•Maric)等人。结识贝索(M•Besso),后成为终生挚友。

1899年,10月19日,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8月,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旋即失业,四处寻找工作未果。
12月13日,完成第一篇科学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

大学四年大部分时间花在物理实验室中,其余时间主要自学基尔霍夫亥姆霍兹赫兹费普耳马赫等人的著作。

专利局任职时的照片专利局任职时的照片

1901年,2月21日取得瑞士国籍。
3月,去米兰就业未果。
在这一年5-7月完成电势差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5月,回瑞士任温特图尔中等技术学校代课教师。
10月,到夏夫豪森任家庭教师。
12月,申请去伯尔尼专利局工作。

1902年,2月,到伯尔尼等待工作。
4月,结识索洛文(M•Solovine)和哈比希特(K•Habicht),经常在一起讨论哲学、科学问题(持续至1905年),戏称“奥林比亚科学院”。
6月23日,受聘为伯尔尼瑞士专利局三级技术员(试用),结束失业生活。坚持用业余时间学习。
6月26日,完成第三篇论文《关于热平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运动论》,提出热力学的统计理论。
10月,父病故。

1903年,1月6日,同米列娃•玛利奇(1875—1948)结婚。

与米列娃和汉斯在一起与米列娃和汉斯在一起

1904年,5月,长子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Hans Albert Einstein,1904—1973)出生。
9月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

1905年,是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六篇划时代的论文,分别为:
3月,完成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发展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光电效应问题。
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学位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取得博士学位。
5月,完成论文《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布朗运动的一些检视》,完成布朗运动理论的研究。
6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理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9月,完成论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提出质能关系

2005国际物理年图标2005国际物理年图标

因此这一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也因此,100年后的2005年被定为“2005世界物理年”。

1906年,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
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1907年,开始研究引力场理论,在论文《关于相对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中提出均匀引力场同均匀加速度等效原理

1908年,10月,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1909年,7月,接受日内瓦大学名誉博士。
9月,参加萨尔斯堡德国自然科学家协会第81次大会,会见普朗克等,作了《我们关于辐射本质和结构的观点的发展》的报告。
10月,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0年,7月,次子爱德华出生。
10月,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1年,应洛伦兹邀请访问莱顿
3月,任布拉格德国大学理论物理教授。
10月,去布鲁塞尔出席第一届索尔维物理学讨论会

在柏林的书房中在柏林的书房中

1912年,2月,埃伦菲斯特来访,两人从此结成莫逆之交。
10月,回瑞士任母校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提出“光化当量”定律。
开始与格罗斯曼合作探索广义相对论

1913年,发表与格罗斯曼合著的论文《广义相对论纲要和引力理论》,提出引力的度规场理论。
12月7日,在柏林接受院士称号,正式受聘为柏林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1914年,4月,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
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反战态度坚决。
10月,反对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名流为战争辩护的宣言《告文明世界书》,拒绝在上面签字,而在同它针锋相对的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上签名。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
11月,参与发起组织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1916年2月该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爱因斯坦领导该组织转入地下活动状态)。
 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告文明世界书》,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

1915年,3月,写信给罗曼•罗兰,支持他的反战态度。
德•哈斯共同发现转动磁性效应
7月以后,爱因斯坦在走了两年多弯路后,又回到普遍协变的要求。
10月~11月,他集中精力探索新的引力场方程,于11月4日、11日、18日和25日一连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了四篇论文,提出了普遍协变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并成功解释了水星近日点的进动。
在第一篇论文中他得到了满足守恒定律的普遍协变的引力场方程,但加了一个不必要的限制。第三篇论文中,根据新的引力场方程,推算出光线经过太阳表面所发生的偏转是1.7弧秒,同时还推算出水星近日点每100年的进动是43秒,完满解决了60多年来天文学的一大难题。在第四篇论文《引力的场方程》中,他放弃了对变换群的不必要限制,建立了真正普遍协变的引力场方程,宣告广义相对论作为一种逻辑结构终于完成了。

1916年,3月,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发表悼念马赫的文章。
5月,提出宇宙空间有限无界的假说
6月,爱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场方程的近似积分时,发现一个力学体系变化时必然发射出以光速传播的引力波,从而提出引力波理论。(在爱因斯坦逝世24年后的1979年,引力波的存在被间接证明)。
8月,完成《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总结量子论的发展,得出受激辐射理论
同年底,又写了一本普及性的小册子《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1917年,发表了宇宙学的开创性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所做的考察》。论文以科学论据推论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无边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使宇宙学摆脱了纯粹猜想的思辨,进入现代科学领域。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表示热情地支持,并赞扬这是一次对全世界将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的社会实验。

1918年,11月,对德国十一月革命表示热烈拥护、支持。
德国工人和士兵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发动起义,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下台第三天,爱因斯坦寄给他的母亲的明信片上欢呼“伟大的事变发生了……亲身经历了这个事变是多么荣幸!” 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爱因斯坦基本上是一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但是,侵略战争不断发生的现实,打破了他那美好的梦想。特别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日益法西斯化,使爱因斯坦意识到新的野蛮战争不可避免,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明确表示:“当法律和人类尊严必需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自从法西斯的危险到来后,现在我不再相信绝对的被动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了。只要法西斯主义统治欧洲,那就不会有和平。” 由于爱因斯坦的进步活动,又因为他是犹太人,因而被德国纳粹分子列为重要的迫害对象。面对纳粹分子暗杀的危险,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更坚定地战斗。当他的挚友劳厄写信劝他对政治问题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大声疾呼,指出法西斯就意味着战争,和平必须用武装来保卫,呼吁美国人民起来同法西斯作斗争。 当爱因斯坦后来从无线电广播知道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杀伤许多平民时他感到非常痛心。他后来写了一封告美国公民书,说:“我们将此种巨大力量解放的科学家们,对于一切事物都要优先负起责任,必须限制原子能绝对不能使用来杀害全人类,而是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

1919年,1—3月,在苏黎世讲学。
2月,同米列娃离婚;6月,同堂姐埃丽莎结婚。
9月,获悉英国天文学家观察日食的结果,于11月6日公布消息后,全世界为之轰动,爱因斯坦的理论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J•J•汤姆孙)。
领导德国知识分子抗议帝国主义苏联的“饥饿封锁”。
12月,接受德国唯一的名誉学位:罗斯托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1920年,3月,母亲去世。
夏,访问斯堪的那维亚
8—9月,德国出现反相对论的逆流,爱因斯坦遭恶毒攻击,他起来公开应战。
10月,接受兼任莱顿大学特邀教授名义,发表《以太和相对论》的报告(5月5日在莱顿的演讲,文中把传统的“以太”概念加工成了现代物理学中的“引力场”。)

1921年,1月,访问布拉格维也纳;27日,在普鲁士科学院作《几何学和经验》的报告。
2月,去阿姆斯特丹参加国际工联会议。
4月2日—5月30日,为了给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讲《相对论的意义》。

1922年,1月,完成关于统一场论的第一篇论文。
3—4月,访问法国,发表批判马赫哲学的谈话。
5月,参加国际联盟知识界合作委员会。
7月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
10—12月,赴日本讲学。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上海
10月8日,爱因斯坦和艾尔莎在马赛乘轮船赴日本

获奖证书获奖证书

11月9日,获悉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3日,船过上海停留一天;17日到达日本
12月27日离开日本,31日船过上海,停留两天。

1923年,1月2日离开上海,去巴勒斯坦访问。后又访问西班牙
3月,结束访问回柏林;因不满国联,提出辞职。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诺贝尔奖金
11月,受法西斯分子威胁,去莱顿,发表《放射场论》。
12月,第一次推测量子效应可能来自过度约束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1924年,获悉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立即表示支持。
玻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单原子理想气体量子统计理论;发现了“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受伯恩斯坦委托,审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遗稿。6月30日回信建议出版,但对其科学价值作了错误的否定评价。
6月,重新参加国联工作。

1925年,1月6日,发表声明支持德共提出要求释放政治犯的呼吁。
受聘为德苏合作团体“东方文化技术协会”理事。
是年春访问南美洲。
发表《非欧几里德几何物理学》。
开始全力以赴去探索统一场论

1925年-1955年这30年中,除了关于量子力学完备性问题、引力波以及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以外,爱因斯坦几乎把他全部的科学创造精力都用于统一场论的探索。开头几年他非常乐观,以为胜利在望;后来发现困难重重,他认为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用。

与玻尔在争论中与玻尔在争论中

1926年,春,与海森堡讨论关于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
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1927年,2月,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签名。
参加国际反帝大同盟,并被选为名誉主席。
10月,参加布鲁塞尔第五届索尔维物理讨论会,开始与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进行论战。
发表《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1928年,是年后转入纯数学统一场论探索。他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但都没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义的结果。
1月,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
春,因病到瑞士达沃斯疗养,发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最近的变化》。
4月,海伦•杜卡斯(Helen Dukas)开始到爱因斯坦家担任其终生的私人秘书。

1929年,2月,发表《统一场论》。
3月,50岁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庆祝会。
4月24日,公开表达“我信仰斯宾诺言莎的上帝”的信念。
6月28日,获“普朗克奖章”。
9月,以后同法国数学家阿达马进行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争论,坚持无条件反对一切战争。

1930年,不满国际联盟在改善国际关系上毫无作为,提出辞职。
7月,同泰戈尔争论真理的客观性问题。
12月1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讲学,这是他第二次到美国访问。
发表《我的世界观》、《宗教和科学》等文章。

1931年,3月,离开美国柏林
5月,访问英国,在牛津讲学。
11月,号召各国对日本经济封锁,以制止其对中国的军事侵略。
12月,再赴加利福尼亚讲学。
对1932年国际裁军会议抱极大幻想,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
发表了《麦克斯韦对物理实在观念发展的影响》。

1932年,3月,从美国启程回柏林。
5月,去剑桥牛津讲学,后赶到日内瓦列席裁军会议,感到极端失望。
6月,同墨菲作关于因果性问题的谈话。
7月,同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
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
第三次去加利福尼亚讲学。

普林斯顿的住所普林斯顿的住所

1933年,1月30日,纳粹上台。
3月10日,在帕莎第纳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次日启程回欧洲;20日,纳粹搜查他的房屋,他发表抗议。后他在德国的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28日,从美国到达比利时,避居海边农村。
5月26日,给劳厄的信中指出科学家对重大政治问题不应当沉默。
6月,到牛津讲学,发表《关于理论物理学的方法》,后回比利时
7月,改变绝对和平主义态度,号召各国青年武装起来准备同纳粹德国作殊死斗争。
9月初,纳粹以2万马克悬赏杀害他。9日,为躲避纳粹特务的暗杀,星夜渡海去英国。
10月3日,在伦敦发表演讲《文明与科学》;10日离开英国,17日抵美国,定居于普林斯顿,应聘为高等学术研究院教授。
出版文集《反对战争》。

1934年,文集《我的世界观》由其继女婿鲁道夫•凯泽尔(Rudoph Kayser)编辑出版其。

1935年,5月,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
同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合作,发表向哥本哈根学派挑战的论文,宣称量子力学对实在的描述是不完备的。
是年,为使诺贝尔奖金(和平奖)赠予被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四处奔走。

1936年,开始同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
12月20日,妻埃丽莎(1876—1936)病故。
发表《物理学和实在》、《论教育》。

1937年,3月声援中国七君子”。
3—9月,参加由英费尔德执笔的通俗小册子《物理学的进化》的编写工作。
6月,同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论文《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从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统一性,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所取得的最后一个重大成果。 
 在统一场理论方面,他始终没有成功,他从不气馁,每次都满怀信心底从头开始。由于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独自去进攻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难题,因此,同20年代的处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学界非常孤立。可是他依然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走他自己所认定的道路,直到临终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准备继续他的统一场理论数学计算。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

1938年9月,给五千年后的子孙写信,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表示不满。
同柏格曼写论文《卡鲁查电学理论推广》。

1939年,8月2日,在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
妹妹玛雅从欧洲来访,后即留住在爱因斯坦家直到去世。

1940年,515,发表《关于理论物理学基础的考查》。
5月22日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的中立政策。
10月1日取得美国国籍。

1941年,发表《科学与宗教》等文章。

1942年,10月,在犹太人援苏集会上热烈赞扬苏联各方面的成就。

1943年,5月,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

1944年,发表对罗素的认识论的评论。
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
12月,同斯特恩玻尔讨论原子武器和战后和平问题,听从玻尔的劝告,暂保持沉默。

1945年,3月,同西拉德讨论原子军备的危险,写信介绍西拉德去见罗斯福总统,未果。
4月,从高等学术研究院退休(事实上依旧照常工作)。
9月,以后连续发表一系列关于核战争和世界政府的言论。

1946年,发起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担任主席;接受黑人林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写长篇《自述》,回顾一生科学上探索的道路。
5月,妹妹玛雅因中风而瘫痪,以后每夜念书给她听。

1947年,继续发表大量关于世界政府的言论。
9月,发表公开信,建议把联合国改组为世界政府,受到苏联科学家的批评。

1948年,4—6月,同天文学家夏普利合作,全力反对美国准备对苏联“预防性战争”的阴谋。
抗议美国进行普遍军事训练。
发表《量子力学和实在》。
前妻米列娃在苏黎世病故。
年底发现有致命疾病。

1949年,1月,写《对批评的回答》,对哥本哈根学派在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中的批判进行反批判。
5月,发表《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11月,“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停止活动。
爱因斯坦在《为什么要社会主义》一文中提出了一些看法:“计划经济还不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身可能伴随着对个人的完全奴役。社会主义的建成,需要解决这样一些极端困难的社会——政治问题,鉴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怎样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员变成权力无限和傲慢自负呢?怎样能够使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同时对于行政权力能够确保有一种民主的平衡力量呢?”

1950年,2月13日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
3月18日,在遗嘱上签字盖章。
4月,发表《关于广义引力论》。
文集《晚年集》出版。

1951年,连续发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国的扩军备战政策是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
6月,妹妹玛雅去世。
9月,“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解散。

1952年,发表《相对论和空间问题》、《关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结论》。
11月以色列第1任总统魏斯曼死后,以色列政府请他担任第2任总统,被拒绝。

1953年,4月3日,给伯尔尼时代的旧友写《奥林比亚科学院颂词》,缅怀青年时代的生活。
5月16日,给受迫害的教师弗劳恩格拉斯写回信,号召美国知识分子起来坚决抵抗法西斯迫害,引起巨大反响。
为纪念玻恩退休,发表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论文,由此引起两个人之间的激烈争论。
发表《<空间概念>序》。

1954年,3月,75岁生日,通过“争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员会”号召美国人民起来同法西斯势力进行斗争。被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公开斥责为“美国的敌人”。
5月,发表声明,抗议奥本海默的政治迫害。
秋,卧病数日。
11月18日,在《记者》杂志上发表声明,不愿在美国做科学家,而宁愿做一个工匠或小贩。
完成《非对称场的相对性理论》。

1955年,2月—4月,同伯兰特·罗素通信讨论联名发表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问题。4月11日,在和平宣言上签字。
3月,写《自述片段》,回忆青年时期的学习和科学探索道路。
3月15日,挚友贝索(1873—1955)去世。
4月3日,同柯恩谈论关于科学史等问题。
4月5日,驳斥美国法西斯分子给他扣上“颠覆分子”的帽子。
4月13日,在草拟一份对以色列的电视讲话稿时发生严重腹痛,后诊断为动脉出血。
4月15日,进普林斯顿医院。
4月18日,1时25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当日16时遗体在特伦顿火化。遵其遗嘱,骨灰被撒在大地上,不发讣告,不举行公开葬仪,不做坟墓,不立纪念碑。

著作目录

 •《关于热平衡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运动论》(《物理学杂志》,4辑,9卷,此文写于伯尔尼,完成于1902年6月26日。
•《热力学基础理论》(《物理学杂志》,4辑,11卷,完成于1903年1月26日。)
•《关于热的一般分子理论》(《物理学杂志》,4辑,14卷,完成于1904年3月27日。)
•《关于光的产生与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物理学杂志》,4辑,17卷,132—148页。完成于1905年3月17日。此即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论文。)
•《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物理学杂志》,4辑,17卷,549—560页。完成于1905年5月11日。)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物理学杂志》,4辑,17卷,891—921页。完成于1905年5月11日。该文是物理学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
•《关于相对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放射学年报》,4卷,411—462页;5卷,98—99页。完成于1907年12月4日,更正写于1908年3月3日。)
•《论我们关于辐射的本质和组成的观点的发展》(《物理学期刊》,10卷,817—826页。系1909年9月21日在萨尔斯堡(Salzburg)“德国自然科学家协会”第81次大会上的报告。)
•《关于引力对光传播的影响》(《物理学杂志》,4辑,35卷,898—908页。完成于1911年6月。)
•《广义相对论纲要和引力理论》(莱比锡,Tubner出版,共38页,1913年出版。)
•《理论物理学的原理——在普鲁士科学院的就职讲话》(《普鲁士科学院会议报告》,1914年,第二部,739—742页。)
•《用广义相对论解释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普鲁士科学院会议报告》,1915年,第二部,831—839页。完成于1915年11月18日。)
•《引力的场方程》(《普鲁士科学院会议报告》,1915年,第二部,844—847页。完成于1915年11月25日,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的完整形式。)
•《广义相对论基础》(莱比锡,Barth出版,共64页,同时发表于《物理学杂志》,4辑,49卷,769—822页。完成于1916年3月,此文时关于广义相对论研究的全面总结。)
•《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普鲁士科学院会议报告》,1917年,第一部,142—152页。)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1917年德文第一版,完成于1916年12月。)
•《论引力波》(《普鲁士科学院会议报告》,1918年,第一部,154—167页。)
•《关于相对论》(在伦敦皇家学院的演讲。伦敦《泰晤士报》1921年6月14日,8页。)
•《论以太》(《瑞士自然研究会论丛》105卷,第二部,85—93页,1924年。)
•《非欧几里德几何和物理学》(《新评论》,柏林,1925年1月号,16—20页。)
•《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自然科学》周刊,15卷,273—276页,1927年。)
•《关于M•E•梅耶松的〈相对论演绎法〉》(《法国哲学评论》,105卷,161—166页,1928年。)
•《空间—时间》(《英国百科全书》,第14版,21卷,105—108页,1929年。)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纽约时报》,1929年4月25日,60页,4列。)
•《关于统一场论》(《普鲁士科学院会议报告•物理学数学卷》,1929年,2—7页。)
•《关于实在的本性问题同泰戈尔的谈话》(美国《亚洲》杂志,1931年,31卷,138—142页。)
•《宗教和科学》(《纽约时报》,1930年11月9日。
•《我的世界观》(阿姆斯特丹Querido出版,共269页,1934年。)
•《科学和社会》(美国《科学》周刊,1935—1936年冬季特刊。)
•《科学和宗教》(纽约,1941年出版,209—214页。)
•《关于哲学和科学问题同A•施特恩的谈话》(纽约《当代犹太记录》,8卷,3期,1945年6月出版。)
•《自述》(纽约Tuder出版公司,1946年版,1—95页。)
•《E=mc2:我们时代最迫切的问题》(美国《科学画报》,1946年1卷,1期(4月号),16—17页。)
•《相对论:时间、空间和物质》(该书系纽约的格罗列学会1948年出版。)
•《相对性:相对论的本质》(《美国人民百科全书》,第16卷,1948年出版。)
•《量子力学和实在》(苏黎世《辩证法》季刊,2卷,320—324页,1948年。)
•《物理学、哲学和科学进步》(《国际外科医学院学报》,14卷,755—758页,1950年。)
•《关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结论》(巴黎Albin Michel出版,4—15页,1952年。)
•《关于科学史和科学家的谈话》(《科学的美国人》,1955年7月号,69—73页。)
•《爱因斯坦和玻恩夫妇通信集》(慕尼黑Nymphenburger出版,本书共收集117封信,其中57封是爱因斯坦写给玻恩夫妇的。)

个人风格
爱因斯坦像爱因斯坦像

因斯坦因为在科学上的成就,获得了许多奖状以及名誉博士的授予证书。如果一般人就会把这些东西高高挂起。可是爱因斯坦把以上的东西,包括诺贝尔奖奖状一起乱七八糟地放在一个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英费尔德说他有时觉得爱因斯坦可能连诺贝尔奖是什么意义都不知道。据说他在得奖的那一天,脸上和平日一样平静,没有显出特别高兴或兴奋。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瑞士生活时,过的是穷学生的生活,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有一碟意大利面条加上一点酱他就感到很满意。成名后,成为教授以及后来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移民美国,他是有条件过很好的物质享受的,但是他仍保留像穷学生那样简朴无华的生活。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当局给了他相当的高薪──年薪一万六千美元,他却说:“这么多钱,是否可以给我少一点?给我三千美元就够了。”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滑下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长长的,不加修饰。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

爱因斯坦是很节俭的人,他在计算的纸上是两面都写,而且他把许多寄给他的信的信封裁开,当作计算的草稿纸,不让它们在进了纸篓之前失掉可以再利用的价值。爱因斯坦在外出时经常坐二、三等车,平时只吃一些简单的食物。

1909年7月,爱因斯坦应邀到日内瓦,参加隆重的日内瓦大学三百五十周年校庆和纪念建校人加尔文的庆祝活动,并接受日内瓦大学颁发给他的荣誉博士学位。在庆祝活动的游行中,学校里的显要人物和政府中的大人物,都身穿燕尾服、头戴高礼帽,或者身穿中世纪式的锈金长袍,头戴平顶丝帽,而爱因斯坦却穿着一套平时上街穿的衣服,戴着一顶草帽。对这次庆祝活动所举办的盛大宴会,爱因斯坦很不以为然,他对坐在旁边的人说,“如果加尔文还活着,他会堆起一大堆柴禾,因为搞这样的铺张浪费的盛宴而把我们全都烧死。”

爱因斯坦自己曾说过:“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不是目的。我称这些伦理基础为猪倌的理想……”。他甚至拒绝自己被安排在上流社会中,而居于与众不同的地位,对社会上对他的特殊照顾感到愤怒。

爱因斯坦是很珍惜时间的人,他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他曾讽刺地说:“这是把时间喂给动物园。”他集中精神专心的钻研,他不希望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社交谈话上。他也不想听那些奉承和赞扬的话。他认为:“一个以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全世界的人,不需要后人来赞扬。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经给了他一个更高的报答。”1929年3月,为了躲避五十寿辰的庆祝活动,他在生日前几天,就秘密跑到柏林近郊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隐居起来。

作为物理学革命中的伟大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从来没有自认为是一个超人。他认识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因此他总是抱着感激和敬仰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

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他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爱因斯坦曾几次在信中对赞扬他的成就的朋友写道:“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和平思想
爱因斯坦宣誓加入美国籍爱因斯坦宣誓加入美国籍

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

1914年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8月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爱因斯坦基本上是一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但是,侵略和掠夺战争不断发生的现实,打破了他那美好的梦想。特别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日益法西斯化,使爱因斯坦意识到新的野蛮战争不可避免,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明确表示:“当法律和人类尊严必需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自从法西斯的危险到来后,现在我不再相信绝对的被动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了。只要法西斯主义统治欧洲,那就不会有和平。”

由于爱因斯坦的进步活动,又因为他是犹太人,因而被德国纳粹分子列为重要的迫害对象,幸而他1932年底离开德国到美国讲学,才未遭毒手。他在柏林的住屋被查抄和捣毁,他的财产被没收,他的著作被焚毁,纳粹还悬赏二万马克要杀害他。面对纳粹分子暗杀的危险,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更坚定地战斗。当他的挚友劳厄写信劝他对政治问题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大声疾呼,指出法西斯就意味着战争,和平必须用武装来保卫,呼吁美国人民起来同法西斯作斗争。

在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战斗的历程中,爱因斯坦一直关心着被压迫、被奴役的国家和民族。他反对法西斯灭绝犹太人的暴行,为争取犹太人的生存权利而大声疾呼。但他也反对狭隘的犹太民族主义,希望看到犹太人“同阿拉伯人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达成公平合理的协议,而不希望创立一个犹太国”。他反对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支持黑人的解放运动,并呼吁“美国黑人在这个方向上所作的坚定的努力,应当得到大家的赞扬和支援”。

在五十年代美国麦卡锡份子兴风作浪的时期,麦卡锡参议员说他是“美国的第一敌人”,而一些狂热人士还造谣说他是共产份子,并且说他的前助手英费尔德从他那里知道原子弹的材料,准备供给苏联这些情报。事实上他除了担心纳粹能制造新式武器,在1939年8月2日向罗斯福总统建议这方面该进行研究写的一封信外,他以后完全不知道美国政府秘密从事原子弹的制造,一些从事这一工作的爱因斯坦的朋友也对他保密,不让他知道有这回事。但当他知道德国没有制成原子弹,而美国已造出原子弹后,他的心情感到沉重和不安。他说,如果他知道德国不会制造原子弹,他就不会为“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做任何事情。”

家庭

爱因斯坦与塞尔维亚数学家米列娃(Mileva Marić)有一个未婚私生女丽瑟尔‧爱因斯坦Lieserl Einstein(1902—1903?),不过在1903年到1919年爱因斯坦娶了米列娃,后来米列娃为爱

爱因斯坦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爱尔莎爱因斯坦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爱尔莎

因斯坦生了两个儿子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Hans Albert Einstein)与爱德华・爱因斯坦(Eduard Einstein)。爱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爱尔莎是他的堂姐和表姐,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他们的曾祖父都是鲁普特·爱因斯坦(Ruppert Einstein)。这个婚姻从1919年到1936年爱尔莎逝世。爱因斯坦的二儿子爱德华・爱因斯坦受米列娃家庭遗传的影响患精神分裂,一生未娶。大儿子汉斯・阿尔伯特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水利工程教授,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伯恩哈德·凯撒·爱因斯坦(Bernhard Caesar Einstein)是一名物理学家,二儿子Klaus Martin (1932–1938),以及养女Evelyn。伯恩哈德·凯撒·爱因斯坦有五个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Thomas Martin Einstein成为了一名医生。



爱因斯坦孙子伯恩哈德·凯撒·爱因斯坦的书信记录爷爷爱因斯坦最珍爱的物品是小提琴和烟斗。

逸事
逃学记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

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韦伯先生的慧眼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以失败。看过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卷的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却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

韦伯先生是讲对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可以说是有“天才”,他在12岁到16岁时就已经自学学会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而对于不想表现自己这个“缺点”,他也是“死不悔改”。他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年青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完全注意,可是现在却不能了。”

“相对论”的发现

爱因斯坦太太曾对查理·卓别林讲述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工作的情形。后来卓别林把这事记在他的自传里。这故事倒是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在这历史性发现的时刻是怎么样子工作的:

“博士像往常那样穿着睡袍下楼吃早餐,可是那一天却什么也没动。我想一定有什么问题发生,我问他什么事使他魂不守舍?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



他回答:“亲爱的!我得到一个巧妙的想法。”

喝完咖啡后,他就走到钢琴前开始弹奏起来。几次停下来在纸上记录一些东西,然后重复地说:“我得到一个巧妙的想法,非常美妙的想法。”

他说:“这是很困难的,我仍需要进行工作。”

他继续玩钢琴,并且写下一些东西,这样半小时之久,然后走上楼去他的研究室,并且告诉我不要打扰他,他就一直留在房子里两星期。每天我上楼把食物送给他,傍晚时他就散一会儿步当作运动,然后回来继续他的工作。

最后他走下楼来,脸色显得苍白。“这里就是我的发现!”他把两张纸放在桌上,这就是他的“相对论”。”

成功的秘诀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决。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爱因斯坦语录
o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o 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o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o 苦和甜来自外界,而坚强则来自于内心,来自于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o 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身不懈的追求。

o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o 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o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o 实笃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因此,只有全力以赴才能精通。

o 没有牺牲,也就决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

o 一名热衷于宗教的人之所以会虔诚,是在于他们对没有或不具备理性基础的超自然物体与其宗旨所展现的意义及其崇高上不存有任何怀疑。

o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o 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事有必然的。

o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o 原文: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o 只要我还能有所选择,我就只想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这个国家中所实行的是:公民、自由、宽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公民自由意味着人们有用言语和文字表示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宽容意味著尊重别人可能有的任何信念。这些条件目前在德国都不存在。那些对国际谅解事业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在那里正受到迫害,其中就有一些是一流的艺术家。

o 一个物体的质量就是其所含能量的度量单位。

o 原文:The mass of a body is a measure of its energy content.

o 我用比相对论还多的脑力在量子论上。

o 原文:On quantum theory I use up more brain grease than on relativity.

o 物理学家们说我是数学家,数学家们又把我归为物理工作者。我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人,虽然所有人都认识我,却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我。

o 原文:The physicists say that I am a mathematician, and the mathematicians say that I am a physicist. I am a completely isolated man and though everybody knows me, there are very few people who really know me.

o 那我只能对亲爱的主表示遗憾。相对论是正确的。

o 原文:Then I would have felt sorry for the dear Lord. The theory is correct. - When asked by a student what he would have done if Sir Arthur Eddington's famous 1919 gravitational lensing experiment, which confirmed relativity, had instead disproved it.

o 任何一个有智力的笨蛋都可以把事情搞得更大,更复杂,也更激烈。往相反的方向前进则需要天分,以及很大的勇气。

o 原文:Any intelligent fool can make things bigger, more complex, and more violent. It takes a touch of genius- and a lot of courage- to mov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 一个从未犯错的人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

o 原文:Anyone who has never made a mistake has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

o 当我们的知识之圆扩大之时,我们所面临的未知的圆周也一样。

o 原文:As our circle of knowledge expands, so does the circumference of darkness surrounding it.

o 在上帝面前,我们都一样聪明--也都一样愚蠢。

o 原文:Before God we are all equally wise- and equally foolish.

o 常识就是人到十八岁为止所累积的各种偏见。

o 原文:Common sense is the collection of prejudices acquired by age eighteen.

o 不要担心你在数学上遇到的困难;我敢保证我遇到的困难比你还大得多。

o 原文:Do not worry about your difficulties in Mathematics. I can assure you mine are still greater.

o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o 原文: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

o 方程式对我更重要,因为政治只看眼前,而方程式是永恒的。

o 原文:Equations are more important to me, because politics is for the present, but an equation is something for eternity.

o 上帝不为我们那些数学难题而费心。祂(称上帝的第三人称代词)信手拈来,将万物合一。

o 原文:God does not care about our mathematical difficulties. He integrates empirically.

o 万有引力可无法对坠入爱河的人负责。

o 原文:Gravitation cannot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people falling in love.

o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哪些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战中人们肯定用的是木棍和石块。

o 原文:I do not know with what weapons World War III will be fought, but World War IV will be fought with sticks and stones.

o 我并不假装理解宇宙--它比我大多了。

o 原文:I don't pretend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e- it's much bigger than I am.

o 我喜欢旅行,但不喜欢到达目的地。

o 原文:I love to travel, but hate to arrive.

o 我从不去想未来。因为它来得已经够快的了。

o 原文:I never think of the future. It comes soon enough.

o 我认为只有大胆的臆测(主观地推测、猜测、凭想象揣测),而不是事实的积累,才能引领我们往前迈进。

o 原文:I think that only daring speculation can lead us further and not accumulation of facts.

o 我想知道上帝的构思;其他的都只是细节。

o 原文:I want to know God's thoughts; the rest are details.

o 如果A代表一个人的成功,那么A=x+y+z。勤奋工作是x;y是玩耍,而z是把嘴闭上。

o 原文:If A is a success in life, then A equals x plus y plus z. Work is x; y is play; and z is keeping your mouth shut.

o 如果我再次成为一个展望人生的年轻人,我不会选择成为一个科学家、学者或是教师。我宁可去做一个水管工或是小贩,盼望着在当前的环境里,可以找到些许独立自主的空间。

o 原文:If I would be a young man again and had to decide how to make my living, I would not try to become a scientist or scholar or teacher. I would rather choose to be a plumber or a peddler in the hope to find that modest degree of independence still available under present circumstances.

o 如果我的相对论被证明是正确的,德国人就会说我是德国人,法国佬会说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如果我的相对论被否定了,法国佬就会骂我德国鬼子,而德国人就会把我归为犹太人。

o 原文:If my theory of relativity is proven correct, Germany will claim me as a German and France will say I am a man of the world. If it's proven wrong, France will say I am a German and Germany will say I am a Jew.

o 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那么这就不叫科学研究了,不是吗?

o 原文:If we knew what we were doing, it wouldn't be called research, would it?

o 创新不是由逻辑思维带来的,尽管最后的产物有赖于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构。

o 原文:Innovation is not the product of logical thought, even though the final product is tied to a logical structure.

o 精神错乱: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同一件事,而期待会有不同的结果。

o 原文: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o 有一个现象的明显程度已经让我毛骨悚然,这便是我们的人性已经远远落后我们的科学技术了。

o 原文:It has become appallingly obvious that our technology has exceeded our humanity.

o 要打破人的偏见比崩解一个原子还难。

o 原文:It is harder to crack a prejudice than an atom.

o 法律本身并不能保证言论自由;要做到这一点,必需要所有的人都有着包容的心。

o 原文:Laws alone can not secure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order that every man present his views without penalty there must be spirit of tolerance in the entire population.

o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o 原文: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

o 只有利他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生活。

o 原文:Only a life lived for others is a life worthwhile.

o 武力不能维持和平。只有互相理解才可以。

o 原文:Peace cannot be kept by force. It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understanding.

o 把你的手放在滚热的炉子上一分钟,感觉起来像一小时。坐在一个漂亮姑娘身边整整一小时,感觉起来像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

o 原文:Put your hand on a hot stove for a minute, and it seems like an hour. Sit with a pretty girl for an hour, and it seems like a minute. That's relativity.

o 所谓现实只不过是一个错觉,虽然这个错觉非常持久。

o 原文:Reality is merely an illusion, albeit a very persistent one.

o 科学是个美妙的东西--如果无须靠它维生的话。

o 原文:Science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one does not have to earn one's living at it.

o 我们的主很狡猾,好在他不怀歹意。

o 原文:Subtle is the Lord, but malicious He is not. (Raffiniert ist der Herrgott, aber boshaft ist Er nicht.)

o 天才和愚蠢之间的区别就是天才有它的限制。

o 原文: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ius and stupidity is that genius has its limits.

o 世界上最让我难以理解的就是所得税。

o 原文:The hardest thing to understand in the world is the income tax.

o 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竟然是可以理解的。

o 原文: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at all comprehensible.

o 真正有价值的是直觉。在探索的道路上智力无甚用处。

o 原文:The only real valuable thing is intuition. The intellect has little to do on the road to discovery.

o 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水平思维来解决问题。

o 原文:The significant problems we face ca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thinking we were at when we created them.

o 原子能的释放并没有创造新的问题。它仅仅是把解决一个现有问题的工作变得更为急迫。

o 原文:The release of atomic energy has not created a new problem. It has merely made more urgent the necessity of solving an existing one.

o 创新的秘密在于知道如何把你的智谋藏而不露。

o 原文:The secret to creativity is knowing how to hide your sources.

o 科学的全部不过就是日常思考的提炼。

o 原文:The whole of science is nothing more than a refinement of everyday thinking.

o 真理就是在经验面前站得住脚的东西。

o 原文:Truth is what stands the test of experience.

o 不要试图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o 原文: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o 态度上的弱点会变成性格上的弱点。

o 原文:Weakness of attitude becomes weakness of character.

o 真正使我感兴趣的是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有没有别的方案可选。

o 原文:What really interests me is whether God had any choice in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o 如果有来世,我要去做一个商人。

o 原文:If I had to live my life over again, I would live it as a trader of goods.

o 如果我给你一个芬尼,你的财富增长而我的财富缩减,幅度都是一个芬尼。但如果我给你一点想法,尽管你有了新的想法,我却并没损失什么。

o 原文:If I give you a pfennig, you will be one pfennig richer and I'll be one pfennig poorer. But if I give you an idea, you will have a new idea, but I shall still have it, too.

o 并不是我很聪明,而只是我和问题相处得比较久一点。

o 原文: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just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

o 宇宙中威力最强大的就是复利。

o 原文: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the universe is compound interest.

o 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那就是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而宇宙的大小我却不能肯定。

o 原文:Zwei Dinge sind unendlich: Das Universum und die menschliche Dummheit. Aber beim Universum bin ich mir nicht ganz sicher.

o 量子力学的确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我的内心却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它还不是正确的理论。这个理论是说了很多,但它并没有引领我们更接近上帝的秘密。我,无论如何,深信上帝不掷骰子。

o 原文:Quantum mechanics is certainly imposing. But an inner voice tells me that it is not yet the real thing. The theory says a lot, but does not really bring us any closer to the secret of the 'old one'. I, at any rate, am convinced that He does not throw dice.

o 我信仰史宾诺莎的上帝,祂以宇宙的秩序与和谐来示现,而不是那个会干涉人类命运和行为的上帝。

o 原文:I believe in Spinoza's God, Who reveals Himself in the lawful harmony of the world, not in a God Who concerns Himself with the fate and the doings of mankind.

o 我不是无神论者,也称不上是泛神论者。我们就像是个进入一座大型图书馆的小孩。图书馆里藏满了许多由不同语言写成的书籍。这个小孩知道,这些书一定是由某(些)人所写,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写成的。这个小孩隐约地感觉到这些书的排列,彷彿依据某种神秘的规则,不过不知道是什么规则。对我来说,似乎就连最聪明的人对于上帝的看法也是如此。

o 我们看到一个不可思议地排列着的宇宙,遵行着某些特定的规律。对于这些定律,我们只有模糊的了解。以我们有限的智力,无法理解那推动着星宿们运行的神秘力量。我为史宾诺莎的泛神论着迷,但更欣赏他对于现代思想的贡献。因为他是第一位把灵魂和身体看作一体的哲学家,而不是把它们当成是两个分开的东西。

o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动着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源泉。

o 原文: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is limited, whereas imagination embraces the entire world, stimulating progress, giving birth to evolution.

o 有些理想曾为我们引过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以欣然面对人生,那些理想就是——真、善、美。

o 原文:The ideals which have lighted my way , and time after time have given me new courage to face life cheerfully 19 have been kindness , beauty and truth.

o 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

o 原文:Sometimes one pays most for the things one gets for nothing.

o 为了惩罚我蔑视权威,命运也将我变成了一个权威。

o 我每天提醒自己一百遍,我的生活,不管内在或是外在,都是以他人(包括活着的和逝去的)努力的成果为基础。所以我必须尽力奉献自己,希望能以同等的贡献,来回报长久以来从他人身上所获得的一切。

o 原文:A hundred times every day I remind myself that my inner and outer life are based on the labors of other men, living and dead, and that I must exert myself in order to give in the same measure as I have received and am still receiving...

o 在我看来,现在有许多人-甚至包括科学家-似乎都只是见树不见林。关于历史与哲学背景的知识,可以提供给那些大部份正受到当代偏颇(偏向某一方面,有失公允)观念所左右的科学家们一种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性。这种由哲学的洞察力所创造的独立性,依我来看,正是一个工匠或专家,与一个真正的真理追寻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o 原文:So many people today - and even professional scientists - seem to me like someone who has seen thousands of trees but has never seen a forest. A knowledge of the historic and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gives that kind of independence from prejudices of his generation from which most scientists are suffering. This independence created by philosophical insight is - in my opinion - the mark of distinction between a mere artisan or specialist and a real seeker after truth.

o 后世之人大概不会相信,有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圣雄甘地)曾走在这地球上。

o 原文:Generations to come will scarcely believe that such a one as this walked the earth in flesh and blood.

o 如果一个想法在一开始不是荒谬的,那它就是没有希望的。

o 原文:If at first the idea is not absurd, then there is no hope for it.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核能    下一篇 原子弹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